植物保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于2011年,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抓三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推三新(新体系、新内容、新方法)、促三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改革思路,引入现代实验教学手段,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开放实验室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植物保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内容是在3年内增加实验教师和专职实验人员6-9人,增加实验教学经费投入150万元,建成5个实验教学平台,即昆虫学实验教学平台、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平台、农药学学实验教学平台、无公害实验教学平台以及生态与环境实验教学平台,开设3个层次实验课程,即基础性课程实验、综合性实验课程和创新性实验课程,使实验教学课程模块既与相应学科理论教学保持有机的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包括:1、昆虫学实验教学模块:涵盖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昆虫生理生化、植物检疫、昆虫研究技术基础实验和应用综合性实验;2、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块:涵盖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检疫、分子生物学、植物病害研究技术的基础实验和应用性、研究性实验;3、农药学学实验教学模块:涵盖植物化学保护、农药剂型加工、农药生物测定、生物农药、农药分析与检测的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研究性实验;4、无公害实验教学模块:涵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农产品质量评价与产品认证的基础实验和应用性、研究性实验;5、生态与环境实验教学模块:涵盖主要农业污染物(农药、化肥、重金属及农业废弃物等)的生态环境行为、生态修复、污染治理方面的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目前,植物保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实验教师和专职实验人员56人,有教授8人,副教授16人,高级实验师3人,讲师20人,实验师6人,硕士生导师9人,博士生导师1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0人;有昆虫学、植病学、农药学3个校级实验教学团队。近三年来,植物保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均共承担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园林、农学等专业课程实验40余门,完成实验教学工作量9100余个,指导完成本科论文年均230余篇。
近年来,植物保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教育部扶持地方高校专项建设经费240多万,先后购置实验仪器430余台,实验室建筑面积增加650多平方米,新建了5个开放实验室,保留对学生具有较强启发性的传统基础实验,淘汰相对陈旧的实验内容,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出比例达到了65%,实验项目开出率提高到了100%,通过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使实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培养出150余人具有很强的创业和创新能力的学生,2年来学生共发表学术论文19篇,申报国家专利5项,注册公司2个,90余名学生自发组建了植物病虫害防治队、农业技术宣讲队、绿色农药研发队、植物营养开发队、昆虫工艺品制作组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力度,新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7个,联合了30家名优企业组建成立了“校企结合”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制定了章程,建立了机构,聘请企业主要负责人为名誉理事长、副理事长,定期召开理事会,共谋”校企结合”共同发展的大计,建立”校企结合”的互动机制和运行机制,使”校企结合”由量变向质变飞跃,实现”校企结合”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的新突破,拓展了实习空间,满足了校内外实践教学的需要,保证了实验、实习工作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