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及学校发展规划,我校将制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三年规划。为切实做好该项工作,请各学院结合本单位“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要求,制订本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三年规划。学校将根据各学院提交的材料,组织校内外专家论证,形成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三年规划。
一、基本原则
1.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对接社会需求。各学院要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农学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坚持以产业和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我省战略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专业,建立完善专业设置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有效机制,深入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优先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专业,针对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专业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制定专业重塑升级、转型提质、压减计划、暂缓招生、隔年招生、停招撤销等调整优化措施。
2.对标一流,特色发展。近期将启动2025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按照对标一流,特色发展的原则,各学院各专业要坚持高标准建设,对标国内一流水平专业,全面进行规划、建设和突破。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一流专业对标院校,全面梳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明晰和优化学院总体专业布局和结构。科学设计培养方案,彰显本专业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优势与特色,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主要目标
学校招生专业总数控制在70个左右,理工农三大学科专业布点占比达到65%以上。做强优势学科专业,锻强提质20个专业,做优特色学科专业,重塑升级20个专业。原则上新增与停撤专业保持平衡,撤销、停招现有本科专业10个左右。新增特需急需、新兴交叉、未来产业等专业点5—7个。保持专业规模稳定,新增与撤销专业数量相对平衡。形成办学特色鲜明,农学优势学科专业突出,农工理三大学科专业集群发展,新文科、新师范专业特色发展的学科专业新格局。
三、工作要求
1.请各学院高度重视,充分论证,科学制订本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三年规划(参考附件1模板),在专业调整优化汇总表(附件2)里按学科确定主干专业,并对其他专业进行排序。近两年有新增专业的学院原则上要有停招或减招计划。
2.在专业调整优化汇总表(附件2)里,填写2025版培养方案修订拟对标的双一流学校和专业,省内或省外选两个对标学校及专业。选取的学校和专业一般应以“应用型”或“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个别专业可选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学院1月16日前提交三年规划和汇总表纸质(院长签字,学院盖章)及电子版。
联系人:侯宏皎,黄文,联系电话:3040246。
附件1:专业调整优化参考模板
附件2:专业调整优化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1月9日
(初审/黄文 复审/侯宏皎 终审/杨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