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食品质量与安全特色专业
二、立项时间:2012年
三、项目等级:省级
四、建设目标任务
按照国家的办学指导思想,围绕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国家重大需求,结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强化教学意识,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具备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专业;达到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的各项指标要求;在同类专业改革中起到示范作用。
五、开展建设内容
1.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围绕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立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通过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强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实习,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继续引进博士研究生以改善教师学历结构,另一方面要求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讲教师加强对食品安全系统控制的学习,不断提高相关学科的教学能力,以专业理论为主体,结合一定的实践技能,达到“双师”素质的基本标准。四年内,选派2-3名教师分别到江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短期进修,选派2-3名教师到国外进行食品安全控制的进修,同时积极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指导工作。
3.教学研究
建立课程教学团队,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开展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提升教学水平。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原则,继续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加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力度,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理念的深化。建立与课程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4.实验教学
改革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研究型实验项目的数量,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学研究,切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增加仪器设备投资,力争建设成食品安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科学研究
积极加强应用项目和横向课题的研究。鼓励教师拓宽科研范围,把应用项目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方向。转让应用项目2-3个,申报专利1-2项,与2-3个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
六、取得成果及进展情况
截止目前该项目仍处于建设中,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1.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教学研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立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获得河南省教育厅教科所重点教研课题资助1项,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资助1项,校级教学研究普通课题资助1项。发表相关教研论文3篇。获得河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成果奖1项,获得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1项。
完成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
2.已经引进博士研究生1名,待引进1名以充实该专业师资力量。选派1名教师到天津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名教师到美国进行食品安全领域的学习和考察。
3.建设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
4.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加大实验室改造和仪器设备投资力度。一年来累积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达到150万元,其中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经费80万元,学校投入70万元。
5.积极加强应用项目和横向课题的研究。完成转让应用项目2个,申报专利1项。
七、人员组成(2012年申报表)
魏新军、马汉军、孙俊良、莫海珍、李 波、李光磊、郭延成、张永生、刘本国、张军合、张 浩、南海娟、严振敏
(食品学院供稿,魏新军执笔,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