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数学学科教学法
二、立项时间:2012
三、项目等级:省级
四、建设目标任务
目标: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熟练的某一类专业技能,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应岗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能满足职业的需要或具有转岗转职业的能力。中职数学是为专业课服务,如何把数学渗透到专业课里,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课题。大多数中职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对文化基础课基本不重视甚至完全放弃,此时中职数学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是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实现培养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适当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在数学教学中选取部分的教学内容采用实践(数学软件、数学建模等)教学法,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带动中职类学校数学类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任务:当前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引领下,注重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敢于争论;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扩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重视中职学生技能的培养,采用视频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引入大量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为中职学生提供教学范例,开展教学观摩与分析;建立了求真务实的教学评价体系与方案,在新乡市及其周边中职学校类开展中职学生学习技能分项训练,竞赛,让他们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平稳的过渡到社会的大家庭中,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五、开展建设内容
六、取得成果及进展情况:
成果:
1. 建立一套适合中职数学教师的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专兼结合的“双师制”师资队伍,培养适应现代中职数学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 建成中职数学学科教学法省级精品课程,2012年培养高素质的中职数学教师3名。
3. 申报省级以上教学改革成果奖3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5篇,编写适合新形势下中职数学教学法教材1部,建立和完善中职数学课程教案库。
进展情况:
2012年:结合前期已有工作,按照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就中职数学教学法搜集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制成精品资源网上资源库并实现网络共享;
2013年:结合实践教学,广泛吸收课题组成员的经验,就中职数学教学法研究中已有的理论、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逐步对课程资源步进行优化和完善,增加新的精品教案和精品课件。
七、人员组成
马宝林
|
男
|
1978.2
|
副教授
|
数学
|
主讲教师技术指导
|
白春阳
|
女
|
1975.3
|
副教授
|
数学
|
主讲教师
|
王晓峰
|
男
|
1977.1
|
副教授
|
数学
|
主讲教师
|
赵营峰
|
男
|
1982.6
|
讲师
|
数学
|
主讲教师
|
陆博
|
男
|
1981.12
|
讲师
|
数学
|
主讲教师技术指导
|
葛立
|
男
|
1978.6
|
讲师
|
数学
|
主讲教师技术指导
|
陈玉珍
|
女
|
1981.12
|
讲师
|
数学
|
主讲教师
|
刘娟
|
女
|
1979.2
|
讲师
|
数学
|
主讲教师实践指导
|
孙用明
|
男
|
1966.9
|
副教授
|
数学
|
主讲
|
汤菊香
|
女
|
1964.2
|
教授
|
生物
|
指导教师实践指导
|
石东洋
|
男
|
1962.3
|
教授
|
数学
|
顾问指导
|
于雪
|
女
|
1984.9
|
助教
|
数学
|
主讲教师
|
程宏
|
女
|
1975.8
|
中教一级
|
数学
|
主讲教师实践指导
|
包东娥
|
女
|
1982.8
|
讲师
|
数学
|
主讲教师
|
石东伟
|
男
|
1975.6
|
助教
|
数学
|
辅导教师
|
张清山
|
男
|
1983.12
|
助教
|
数学
|
辅导教师
|
魏银光
|
男
|
1961.5
|
中教一级
|
数学
|
指导专家
|
赵振华
|
男
|
1973.8
|
中教特级
|
数学
|
主讲指导专家
|
李立新
|
女
|
1965.1
|
中教高级
|
数学
|
主讲
|
李奎龙
|
男
|
1965.6
|
高讲
|
数学
|
顾问指导专家
|
冯玉玲
|
女
|
1984.1
|
助教
|
数学
|
辅导教师
|
(数学科学学院供稿,张万琴撰写,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