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园林
二、立项时间:2011
三、项目等级:省级
四、建设目标任务:
结合我校办学条件和发展方向,依托园林学科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走深化内涵与拓展外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快专业建设和发展步伐。在现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性、创新性、应用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和完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面向河南省及全国培养具有从事园林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能力的综合型高级人才和应用技术人才;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职称、学历较高且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并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拓展校内外实习基地,认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努力将园林专业建设成教育教学思想先进、人才培养方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办学水平达到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并得到社会公认的特色专业。
五、开展建设内容
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加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加强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加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学科基础层面、综合性实验层面、科研创新层面、企业与经营管理素质教育层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逐渐形成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2.以学生为中心,贯彻“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
3.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构建“重基础应用、重实践操作、重个性能力、重服务社会”的培养机制
4.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5.依托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发展
6.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7.加强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8.健全教学质量监督和反馈机制
六、取得成果及进展情况
1. 通过对现有师资培养和人才引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专业师资队伍。通过高级职称评定3人,中级1人;引进高学历教师2人,5名教师外出进修学习。
2. 修订园林专业2013人才培养方案,在新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就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修订完善现有的培养方案。
3.《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4. 编写出版园林相关著作、教材九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施工养护》、《园林生产经营》、《园林专业教学法》、《园林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培养方案和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观赏植物学》。
5.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学科团队建设、实验室建设,凝练学科方向,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我院“景观园艺”二级硕士点为依托,深入开展学科建设,使学科上层次、上水平,带动整个专业的发展。近期正在申报“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点。
6. 广泛开展专业科技教学研究,取得省厅级成果16项,发表论文72篇,在研国家级省厅级项目14项。
7. 开放园林专业实验室,包括专业制图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室、模型室、盆景园等。新增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建筑工程实验室共两个。
8. 发挥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建立院、系及有关教授、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坚持各级各类人员听课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多人多次连续教学效果优秀。
七、人员组成
姓名
|
学位
|
技术职称
|
承担工作
|
刘会超
|
博士
|
教授
|
专业规划、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
|
赵一鹏
|
博士
|
教授
|
人才培养方案及师资队伍建设
|
周俊国
|
博士
|
副教授
|
教材建设
|
宋建伟
|
学士
|
教授
|
健全教学质量监督及反馈机制
|
张传来
|
学士
|
教授
|
课程教学内容目标建设
|
李保印
|
博士
|
教授
|
产学研结合
|
郑树景
|
硕士
|
副教授
|
实习基地建设
|
周凯
|
博士
|
副教授
|
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
张毅川
|
硕士
|
副教授
|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
杜晓华
|
博士
|
副教授
|
实验室建设
|
(园艺园林学院,毛达撰写,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