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特色专业
二、立项时间:2010
三、项目等级:省级
四、建设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双师型”中等职教师资为目标,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
五、建设内容:
1. 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河南省和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修订了体现先进办学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较高实践能力、较强创业能力和教师素质,毕业后能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工作的中等职教师资。
2. 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引进和培养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选派教师到国内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抓好教学团队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有效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校外专家兼职为辅、产学研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 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建设好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高实验效果;拓宽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范围,做好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队员的培训。坚持“双证书”培养制度,提高技能训练的水平,培养“双师型”人才。落实好大学生实习创业基地建设,拓宽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范围,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5. 构建产学研结合平台,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提高师生工程素质
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结合平台,坚持把青年教师的进修派到企业中去锻炼和学习,实现产、学、研结合,以科研、生产促进教学,从中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工程素质能力。
六、人员组成
该专业建设负责人是赵明富教授(拟换为孔晓红博士),成员中有博士3人,教授1人,副教授9人,高级实验师2人;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新乡市文明教师1人,校优秀教师6人。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孔晓红 |
博士 |
副教授 |
洪源 |
学士 |
副教授 |
田泽正 |
|
教授 |
杨青杰 |
硕士 |
副教授 |
杨天明 |
学士 |
副教授 |
沈宏 |
硕士 |
副教授 |
付广春 |
硕士 |
副教授 |
宋新洲 |
博士 |
副教授 |
王玉萍 |
学士 |
高级实验师 |
刘法治 |
硕士 |
高级实验师 |
张伟 |
硕士 |
副教授 |
陈广华 |
博士 |
副教授 |
七、取得成果和进展情况
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支持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省级特色专业在师资建设、教育教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成绩。
(1)师资建设
新进青年教师5名,其中博士学位2名,硕士2名;评聘高级职称2名,在外攻读博士人员2人,已经基本完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合理,年龄分布均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丰富的教师梯队建设。
(2)教育教学研究
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以上,完成鉴定成果8项,获省部级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教材8部。完成校级教学研究项目4项,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新基金、创新实验基金立项课题15项;建成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LC原理与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校级精品课程4门。
(3)人才培养
为省内外中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师300余名,大学生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竞赛获各级各类奖励1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0余项;坚持举办国家级和省级中高等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300余名。
(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加强了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先后补充建设了单片机室、信号与处理等实验室。完成了新飞电器集团、科龙集团和新乡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安阳市技工学校、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等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机电学院供稿,张伟撰写,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