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被评为2011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本课程着重讲授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方面的应用,如目的基因的克隆、载体的构建、DNA的体外重组、重组DNA分子的转化和扩增,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微生物基因工程及动、植物基因工程等。同时通过最新研究成果的讲授,力求反映基因工程学科的最新进展。进而不但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因工程基础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技术和手段,而且还大力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对英文专业书籍及论文的阅读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国际视野,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为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奠定语言、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水平。通过撰写基因工程综述性小论文和小组PPT报告,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独立学习、勇于探索、挑战自我的信心、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以适应当今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对现代化新型人才的需要。
多年来,我们在双语教学的方法、教学手段上不断探索,勇于改革,逐渐形成了适合我院学生特点的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同时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灵活运用双语语言,采用引导式和互动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有机地起来。实行双语教学,不仅选用国外优秀教材,而且大胆吸取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思想理念及教育技术,并将其科学合理地整合到基因工程课程教学体系中去。
为开阔师生的学术视野和跟踪最新的学科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效果,我们邀请国外专家、客座教授等开设专题讲座或讲授个别章节内容。如:邀请美国东卡罗来纳州立大学Alan White博士来每年来我院讲授4-10学时的基因工程双语教学课程;邀请美国东卡罗来纳州立大学John Stiller博士每年来我院讲授4-6学时的基因工程双语教学课程。另外,学校免费为教师举办英语口语培训班,聘请外教主讲,以提高教师的英语交流能力。
生科院老院长、现学校督导办专家杨怀森教授认为周岩博士的双语教学内容结构合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英语清晰流畅,发音标准,并能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双语教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反映很好。
近两年,学生对《基因工程》双语教学团队主讲教师网上评教的平均分为95分和96分,所有教师都达到优秀标准。该门课程得到了学生普遍的认可和欢迎,受到了普遍好评。
2011年河南省双语课程团队成员: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专业技术
职务
|
学科专业
|
在教学中
承担的工作
|
周 岩
|
女
|
1962.11
|
教授
|
基因工程
|
制定教学大纲,设计课程,主讲
|
赵俊杰
|
女
|
1974.09
|
副教授
|
分子生物学
|
理论课主讲
|
张胜利
|
男
|
1978.06
|
副教授
|
基因组学
|
理论课主讲
|
胡海燕
|
女
|
1973.12
|
副教授
|
分子生物学
|
理论课主讲
|
贺 杰
|
女
|
1978.10
|
实验师
|
分子生物学
|
实验课主讲
|
魏琦超
|
男
|
1980.12
|
讲师
|
分子生物学
|
实验课主讲
|
单长卷
|
男
|
1978.12
|
副教授
|
生理生化
|
课外辅导
|
孙海丽
|
女
|
1981.10
|
副教授
|
分子生物学
|
课外辅导
|
郝薇薇
|
女
|
1983.01
|
副教授
|
分子生物学
|
实验课主讲及课外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