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点
项目负责人:郎群秀
立项时间:2013年6月
项目等级:省级
一、建设目标任务
建设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贸易人才培养机制,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乃至全国的外经贸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坚持“三个三”的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第一,坚持三个基本依据: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行业特点、国贸职业岗位的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第二,坚持三个突出:突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个中心、突出实践教学特色、突出教师团队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基础地位。第三,坚持三个必须强化:教师必须强化实践能力、学生必须强化实训过程、教学必须强化现代技术渗透。
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影响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为本校其他专业建设提供改革示范。
二、开展建设内容
1.构建一个知识性、创新性、应用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外贸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让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课程设置,参与监督、管理教学过程,形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
2.继续进行课程改革,形成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等系统化课程体系,新增1~2门省精品课程,出版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应用性教材3~5部。
3.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构建课堂实验、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企业岗位实习的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年论文与技能实践周建设、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的有机结合;增设假期、节日的专业实习及指导;增设1个金融模拟实验室。充实完善国际贸易实验室,新增5~8个企业实习基地,充分满足该专业的实验实习教学的需要。
4.建设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队伍总数达到35人以上,其中博士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50%以上,双师型教师(包括专职教师和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的比例超过60%;培养2~3名在省内有较高影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3名在省内企业界比较知名的国际商务师,建成1~2个省级学术团队、1~2个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外贸培训和咨询团队。
5.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学校与企业职业经理人合作开放办学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职业经理人定期对学生讲课、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专业教师定期与职业经理人进行交流。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把国际前沿的国际经济学理论和思想融入课堂教学。
三、取得成果及进展情况
1.重新修订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大纲;
2.重新修订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课程理论教学以及实验教学大纲;
3.积极联系校外实习基地;
4.注重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今年专业在职教师考取博士2名(其中中南财经大政法大学博士1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北京大学进修教师1名。
5.金融模拟实验室建设资金已经到位,开始筹备建设。
6.取得了一批教研成果。
教材:公开出版了一批教材
著作名称
|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
作者
|
新编国际贸易
|
中国言实出版社,2010.08
|
崔鸽、冯霞、刘永涛*、刘晓红*、李华、李敏、王洋天
|
政治经济学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
张宏军、张永波、宗辉、张明霞(新科)、程晓娟
|
财政与金融
|
吉林大学,2011.6
|
樊建林、苏明、白伟
|
货币银行学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
|
杜小伟、苏明、张宏军、李华、闫红娟、高小丹、范迎宾、张永芳
|
财政学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
|
孙世强、徐全红、赵惠敏、郭庆然等
|
证券投资学
|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
|
李治、张鹏伟、陈澎、周仕通
|
政治经济学
|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7
|
张宏军,睢利萍,龚俊鹏,冯霞
|
图说当代中国民生
|
人民出版社,2012、2
|
谢琼
|
国际商法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2
|
睢利萍
|
海关与报关实务
|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6
|
翟士军
|
证券投资学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张红岩、金英兰、丁海玲、孙志娟、闫柳狄、张永波
|
教研论文:发表了一批教研论文
全部作者
|
论文题目
|
发表刊物名称
|
年,卷(期)
|
期刊类别
|
鲁旭
|
高校专业教师班主任制的可行性分析
|
中国商界
|
2010,04:P184-185
|
CN
|
翟士军、郭娟宁*
|
高校文科专业模拟实训教学模型再造研究
|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2
|
CN
|
张宏军
|
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及其治理
|
黑龙江高教研究
|
2010,(2)
|
核心
|
张宏军
|
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
教育探索
|
2010,(4)
|
核心
|
张永波
|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0,(2)
|
CN
|
谢琼
|
高校双语教学中应厘清的几个问题
|
中国商界
|
2010年第5期
|
一般CN
|
谢琼
|
本科双语教学中的基本问题探讨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0年第4期
|
一般CN
|
李敏、吴丹
|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1,10
|
CN
|
刘刚
|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探源
|
教育评论
|
2011.3
|
中文核心
|
苏明
|
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1,(4)
|
CN
|
李敏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1,第8期
|
CN
|
张宏军
|
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1(6)
|
CN
|
赵洋,张宏军
|
浅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1(8)
|
CN
|
翟士军
|
《国际结算》实验教学设计与改革
|
对外经贸
|
2012,(7)
|
一般CN
|
王改性
|
经济管理类开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2,12
|
一般CN
|
张宏军
|
地方高等学校办学定位的原则及其合理性评价
|
当代教育科学
|
2012(1)
|
中文核心
|
教学成果奖:地方高等学校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年河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四、人员组成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专兼职教学研究人员25人,其中正、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8人,博士后1人、博士8人(在读4人)、硕士26人,年龄在45岁以下的教师占80%以上。全体教师给本科生开课和指导实验实习,成为培养特色专业学生的关键力量。注重技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队伍中有“双师”教师18人,这些教师是指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骨干。
本专业建设团队构成了一支富有朝气、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课程团队成员已于近年来发表论文几十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多部。
部分专业团队成员名单
姓名
|
学位
|
技术职称
|
承担工作
|
史保金
|
硕士
|
教 授
|
规划、组织协调
|
梅宪宾
|
博士后
|
教 授
|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施
|
张宏军
|
硕士
|
教 授
|
教学质量评价
|
谢 琼
|
博士
|
副教授
|
教材和课程建设
|
郭庆然
|
博士
|
副教授
|
实践教学体系和方法研究
|
张红岩
|
博士
|
教 授
|
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实施
|
鲁 旭
|
博士
|
副教授
|
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管理
|
崔 鸽
|
硕士
|
副教授
|
实习基地建设
|
王二红
|
博士(在读)
|
讲 师
|
教学评价制度建设、实施
|
王洋天
|
博士(在读)
|
讲 师
|
专业教法研究
|
翟士军
|
硕士
|
讲 师
|
实习基地建设
|
郭萍
|
硕士
|
讲 师
|
双语教学研究
|
杜小伟
|
博士(在读)
|
讲 师
|
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管理
|
李敏
|
硕士
|
讲 师
|
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
邢全伟
|
博士(在读)
|
助教
|
专业教法研究
|
马晓鑫
|
硕士
|
助教
|
专业教法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