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是2013年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由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科技学院郭运瑞教授主持,课题组成员有:赵营峰、刘娟、葛立、白春阳、陆博、宋林森、李巧萍、杨小飞、原冠秀、张清山。《高等数学》课程曾在2005年获得过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13年升级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高等数学课程是我校理工类、经管类、农科类等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学科教育平台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有微分学、积分学、微分方程、向量空间及解析几何、级数等内容。该课程坚持“抓基础,强能力,重应用,求创新”的原则,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专业学习与能力发展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郭运瑞教授带领的分层次教学团队,结合多年来对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和模块化教学的研究、改革与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成果,依据21世纪科技人才对数学素质的要求,通过长期的实践、改革与完善,逐步建立起了适应本校发展,影响兄弟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其特色表现在:
1.该课程定位准确、选材适当、体系新颖,充分考虑了地方性普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符合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教学基本要求;在内容编排上做到了将初等数学的知识融汇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之中,使教材内容能更好的与中学数学相衔接,使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更具针对性;目前我校高等数学课程按专业分为A、B、C、D、E五大类, A(理工类)和B(经管类)又在保持大纲一致的前提下打破自然班,实行分层次教学,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提高,全面发展。
2.充分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将Mathematica数学实验融于各章中讲授,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我校2004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成绩在河南省高校一直名列前茅。近几年参加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也取得了喜人成绩。
3.突出强调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并努力反映近年来高等数学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的最新成果。对每一重要概念都介绍其应用背景,每一重要结果都举出应用实例,应用的范围也不仅仅局限在几何、物理方面,而扩大到经济、生物、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与化学等学科领域,拓宽了教学内容的适应面。
4.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将数学文化贯穿在课程教学之中,并举办丰富的数学文化系列活动,让学生欣赏数学的美丽与神奇,感知数学历史的源远流长和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为配合该课程的发展,目前我校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河南科技学院数学文化节”系列活动,在全国高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曾多次代表河南省高校在全国数学文化论坛、全国数学文化课程建设大会上,代表河南省高校作大会报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5.考试测试及学习辅导互动系统完善,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帮助。每章都附有分层次测试题,适合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方便学生总结和测试;同时该课程还建立了网络测试平台,可以随机生成试卷,方便学生期中、期末自我测试;课程团队自己编写的同步习题解答更是融入了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每节的习题作了详细的解答,并以注解的形式对解题的要点、关键与方法进行警示,有助于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技巧,在线答疑平台有助于师生课下互动,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6.该课程教学效果效好、影响大。该课程得到了专家、同行及学生地一致好评,其中,国家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首届教学名师南开大学顾沛教授给与了高度评价。我校应邀在全国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做报告,省内外多所学校前来学习我校的分层次教学经验。